01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?
可能你或你身边的人正经历这样的事情:发现自己努力了好久,但终是失败,或者离预期的效果差很多。渐渐地,开始感觉到无形中有一股力量阻止你达到目标,你便开始变得不再乐观,仿佛努力都是无意义的。
这种感受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——习得性无助。
20世纪60年代,马丁·塞利格曼经过动物实验,提出了相关理论模型。在实验中,他们反复电击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狗,多次试验后,只要电击信号一响,实验者便把笼子打开,但狗却不会逃走,反而在电击到来之前就会倒地呻吟。
在这个实验中,动物先习得了“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”的感觉,因此当它们置于可以逃走的新环境时,它们也坚信痛苦一定会到来,放弃任何反抗。
随后的研究表明,习得性无助不仅存在于动物,也同样适用于人类,表现在人身上会是:
个体长期遭受无法控制的挫折和失败后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。当个体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现状时,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。这种无助感不仅仅是对外界环境的反应,更是对内在能力和控制力的否定。
02 为什么会产生习得性无助?
习得性无助的形成与个人成长的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。一方面,过度管教或者溺爱的孩子,当他们脱离家庭之后,可能在个人生活上屡屡受挫,渐渐地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,而产生习得性无助;另一方面,当孩子在早年经常受到批评或失败,则可能会产生习得性无助。即当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,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与结果无关,会放弃尝试,产生“做什么都将无济于事”的感觉。
所以,习得性无助具有以下三个因素:
①认为行为与结果无关
②对结果的预期很差
③不再做出改变现状的行为
20世纪90年代,塞利格曼对的理论进行了补充,发现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存在归因上的问题,即个人在解释和推理行为过程时,往往存在偏颇。归因错误一般为以下三个角度:
①内在:他们容易将自己投射到问题上,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错,这会降低个体的自尊感。
②普遍:他们会认为问题不仅仅是问题本身,而且会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,这会泛化失败的影响。
③稳定:他们认为自己无法解决问题,这使得失败的影响长久。
03 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?
在心理治疗中,归因练习和认知干预是改善习得性无助的两个方法。当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无助感时,可以运用以下的小建议,来试着让自己相信我们依然有“改变的力量”:
①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,自己是不是陷入了“我什么也做不好”的误区?
②不要轻易说“不”,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。
③先着眼于小目标,体会每一个小目标带来的微小的胜利,体会每个胜利的喜悦感。慢慢地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一些事情。
④有时候无助只是一种抽象的感觉,我们不够了解眼前的障碍时,也会产生无助的感觉。不妨将眼前的障碍具象化,比如当你因为无助感而放弃一场重要的考试时,不妨先去了解它,将它具象化。然后问一问自己“现在,我可以做什么?”。